“延安文學獎”由延安文學雜志社于2013年設立,旨在推薦文學新人,推出優秀文學作品,增強刊物凝聚力
第三屆“延安文學獎”于日前揭曉,王哲珠的中篇小說《參與者》、孫慶豐的短篇小說《奔跑的豬》、雍措的散文《滑落到地上的日子》、孫曉杰的詩歌《詩歌的力量》、李萍的評論《文學的鄉愁和心靈的還鄉》、廖哲琳的隨筆《信天而游》和張伯龍的信天游《梁家河》等27篇作品分獲中篇小說、短篇小說、散文、詩歌、評論、隨筆、特別獎等7個獎項。
這些獲獎作品基本代表了《延安文學》2015~2017年度所刊發作品的最高水平,其中不少作品被《小說選刊》《小說月報》《中篇小說選刊》《散文選刊》《散文·海外版》等轉載,或入選有重要影響力的年度選本。獲獎者雖不乏名家,但更多為新人,充分體現了《延安文學》近年來著力打造的“不唯名家,不薄新人,只認作品”的辦刊理念。
“延安文學獎”由延安文學雜志社于2013年設立,旨在推薦文學新人,推出優秀文學作品,增強刊物凝聚力,促進文學事業大發展、大繁榮。該獎已舉辦兩屆,原定為兩年一屆,評選范圍為兩年來在《延安文學》上發表的所有作品。從第三屆起,經綜合考慮,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,將評獎時限由過去的兩年改為三年。“延安文學獎”為純精神產品,不設獎金,只頒發獲獎證書。據悉,前兩屆延安文學獎獲獎名單公布后,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反響。在當下各種文學評獎活動泛濫、評獎結果備受質疑的文學生態中,“延安文學獎”被認為公信度高,是實實在在以質取勝的一個純文學獎。(通訊員高權)
相關文章
[錯誤報告] [推薦] [收藏] [打印] [關閉] [返回頂部]